伸张正义的优秀律师张晓军

发布日期:2019-12-01 13:31:10 浏览(76) 作者:甘肃识知招生考试信息网 来源:甘肃识知招生考试信息网

伸张正义的优秀律师张晓军

   张晓军同志于2002年4月参加自学考试,2004年法律专科毕业,2006年获得法律本科文凭,2005年参加公务员考试,以笔试面试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安宁区人民法院,先后从事民事、刑事审判工作,2012年辞去公职,成为专职律师,2017年11月创办甘肃西润律师事务所,担任主任。

   张晓军同志进入兰州市安宁区人民法院工作后,继续发挥自学考试养成的良好自学习惯,坚持学习,一边继续攻读本科文凭,一边准备参加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并暗下决心,一定要早日通过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2006年7月,张晓军报名参加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时,因还差三门课程才能拿到本科文凭,司法局负责报名的人要求他写下保证书,承诺通过司法考试时以本科文凭来换取法律职业资格证书,而后以兰州市法院系统第二名的优异成绩通过了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成为一名国家认可的名副其实的法律从业者。

   在人民法院工作的7年,张晓军同志工作认真负责,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裁判案件,从未徇私裁判,更未收受过当事人的财物。正如司法女神像,一手执剑,代表着违法的惩罚;一手执天平,代表公平裁判;脚踩代表各种诱惑的贪蛇,蒙住双眼,不受外界任何干扰,公平公正裁判案件,解决当事人的争议与纠纷。因工作认真出色,获得2010年度兰州市安宁区人民法院优秀法官。

   张晓军同志自从事司法工作以来,政治立场坚定,主动学习党的基础知识,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思想认识境界高,始终与党的思想保持高度一致,因思想积极向上,工作表现较好,2007年成为一名党员之后,更是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中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带动身边的同志,为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起到了推动作用,自2012年成为一名专职律师之后,更是坚定党的领导,时刻以党的思想指导律师工作,恪守诚信,遵守执业道德准则和执业行为规范,尽心尽力办好每一件案件,受到受援人的一致好评。从业期间,一方面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理论水平,参加省、市律协及北京大学等其他社会单位组织的各项培训,以便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办理了大量法律援助案件,虽是法律援助案件,在经济收益上与委托案件存在一定差距,但仍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2018年,张晓军同志接受兰州市安宁区法律援助中心的指派,担任一起抢劫案件嫌疑人审查起诉阶段的辩护人。阅卷发现受援人身份证年龄已年满14周岁,但会见后,发现其系一名初中生,经询问其真实年龄是13岁,因躲避计划生育政策故意报大了1岁,所以身份证年龄与实际不符。张晓军律师及时向办案机关反馈,经过公安机关侦查,通过两次骨龄鉴定,最终确定受援人骨龄为“13.5-14.5”之间,张律师据此向检察院提交法律意见书,要求对受援人不予起诉,最终安宁区检察院采纳并作出不予起诉决定书。每一起法律援助案件,张晓军律师均尽心尽力去办,当发现受援人确实构成犯罪,对罪名无异议时,张律师会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对受援人作量刑辩护,2019年张律师承办的一起故意伤害的法律援助案件时,张律师经过阅卷、会见,与受援人分析法律关系和证据,最终受援人自愿认罪认罚,主动向办案机关交代事实经过,并向受害人积极赔偿,得到受害人的谅解,经过张律师和检察官的沟通,希望检察官本着惩罚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受援人从轻处罚,最终检察官以“建议缓刑”的起诉意见将受援人起诉至法院,受援人最后被法院判处缓刑八个月。

   正是张晓军同志的不懈努力,2019年被评选为兰州市“十佳律师”, 并被甘肃政法大学聘任为甘肃政法大学硕士生实务导师。在获得十佳律师后,他除了感谢组织和大家的关心之外,感言:“前路漫漫,任重而道远,我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在提升自己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的同时,张晓军同志积极回馈社会,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为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开展律师调解试点工作的意见,张晓军律师作为甘肃西润律师事务所的主任,积极推进律所设立兰州市首家律师调解工作室,多元化解决当事人的纠纷,于2019年被兰州市安宁区人民法院聘为特邀调解员;自2017年创办甘肃西润律师事务所以来,多次组织律所人员举行法律宣传活动,送法进校园、企业、社区等。同时,他不忘自己成长的家乡,先后向陇南市宕昌县幼儿园捐赠书包等学习用具100套,为礼县扶贫工程捐款两次。

   张思之律师曾说:“律师要有哲人的智慧,诗人的激情,法学家的素养,政治家的立场,四者统一于科学的使命和职业良心与社会正义之中。”正是这句话一直激励张晓军同志不断努力与学习,今后定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行。

供稿:兰州市教育考试院

一审:杜刘家

二审:何  鹏

 

 

微信
成考报名
网教报名
自考报名
x -

在线交流

咨询热线:
13101923002